度生网 网站首页 修行知识 查看内容

请入弥陀本愿海   万德洪名度岁华

2017-1-2 23: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99|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作者:智展净土持名念佛法门,乃八万四千法门中之“径中径又径”;一句“阿弥陀佛”,则是末法众生出三界、了生死的最后依凭。净业行人若能坚固往生的信愿,且时时系念这万德洪名,临终之时,必蒙阿弥陀佛亲垂接引。 ...
作者:智展

净土持名念佛法门,乃八万四千法门中之“径中径又径”;一句“阿弥陀佛”,则是末法众生出三界、了生死的最后依凭。净业行人若能坚固往生的信愿,且时时系念这万德洪名,临终之时,必蒙阿弥陀佛亲垂接引。

相信这些道理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甚至都可以朗朗上口的。只不过,真正谨记圣言,并如法修证的人,毕竟寥寥可数。所以,“阿弥陀佛”就成了散心念佛人的“优免牌”,大家总以为和这个法门沾上了边,生死问题就由阿弥陀佛一肩扛去了;殊不知菩提路遥、轮回路险,这样悠悠涣涣的“功力”,怎能与佛感应道交,突破五浊恶世的重重障碍呢?

祖师大德们因为明白净宗学人的这项通病,故在其语录、开示中多有针砭。以下特将痛拶之处加以节录、整理,望与见闻者共同警勉、策励。

莲池大师

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念佛不专一”一文中,对于念佛人工夫之所以无法成片的原因,提出了说明:“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于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愆则《梁皇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于事者。”有很多人美名为专修净土,但因为信愿不真切,所以遭遇灾厄或听人提及有更殊胜的法门时,就开始自乱阵脚、心猿意马,乃至最后完全将佛号置之度外。像这样信佛信得三心二意,持名持得似有若无,道业想要有所进展,恐怕得到驴年了!

因此,若要不昧专修之名,就要真信佛语不虚,并以殷重心,时时将求生西方的宏愿提起,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全身靠倒在佛号上,净业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根的浮萍。大师感叹地说,像这样殊胜、总持的法门,吾人若再不肯信服,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憨山大师

明朝高僧憨山大师,在《示念佛切要》一文中曾经提及,念佛人除了明白念佛可以了生死之外,还必须了解生死的根株为何,如此一来,声声佛号才能切中要害,念佛与生死才不至于变成两不相干。或问:“何谓生死之根株?”大师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极乐,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所以,“爱欲”对吾人而言,是多生多劫以来最熟悉不过的了。在爱根深厚之下,如果念佛又只是虚应故事,这样一边念佛,一边任由生死根恣意生长,修行不得力,自然是意料中的事了。

或问:“该如何突破此一困境呢?”大师说:“断生死之心要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知了生死之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

截流大师

净土宗第十代祖师——清朝截流大师,在《净土警语》中,针对净土行者“口念弥陀心散乱”的毛病明确指出原因,并提出对治之道。他老人家说:“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着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动摇。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花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

佛号念得虚虚浮浮,关键就在于对娑婆世界还有许多贪爱。千丝万缕的贪爱萦怀,妄念当然漫天纷飞,佛号自然也就无法历历分明了。所以祖师劝勉我们:“宜各痛念娑婆险恶,早求出离,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遥,利害天渊,大须猛醒!”吾人应时时如思归心切的游子,切莫流连旅途的美景,而在旷野中无止境地流浪啊!

了然法师

鉴定《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的了然法师,于《人命在呼吸间》一文中曾说道,念佛不得一心的主因,乃由于吾人久居三界,总在六尘中熏染,因此烦恼习气浓厚,难脱难离,心佛自然不一。念佛人若不懂得善加调伏,临命终时,佛号必定难以提起,往生也一定会产生障碍。

所以,法师提醒我们:“宜直下反观,谛审思之。即此一息呼吸不来,便为后世。身非我有,况余物乎?于今直作娑婆报谢之际,净土将生未生之时。切须努力,正念分明,慎勿乱意。”平日生活当中,吾人应时时作“无常观”。一气不来,不仅身边珍爱的一切都无法带走,就连这个被我们牢牢地执著为“我”的色身,也将腐烂败坏。能时常如是思维,贪逐外物的妄念便会逐渐平息。

再者,法师还叮嘱我们,要有“此时不生净土,恐堕地狱火坑;此时不托莲胞,恐投驴腹马胎”的危机意识。因为娑婆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今生若不能成就净业、往生西方,则来世必有堕到三恶道受苦的份。念佛人若能常常如是自我警惕,则“当下习气消融,冥然心佛合一”,临终之时,何愁不能见佛呢?

结语

“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花开见佛”,是每一个念佛人最企盼达成的愿望。既然这么好乐踊跃,就应该念兹在兹,把它真当一回事地放在心上,而不是一边筹办往生大事,一边又如火如荼地在生死活计上周旋。

印光大师在回复给某居士的一封信上曾说,如果能够以堕水火、遇盗贼、急求救援之心来念佛,则妄想、杂念必然消弭无踪。相反的,如果口念弥陀,心中却有万般舍却不去的凡情,那么,所修的净业就是自欺欺人,来日若登不上弥陀的莲花宝座,莫说法门不灵,只能怪自己悠悠忽忽、空度年华了。

雪庐老人也有一首偈颂说:“难除妄想似流沙,空把弥陀度岁华。大众真求生极乐,只教心口莫分家。”虽然吾人的散情杂虑,如沙漏流泻而下的沙粒一般,紧密连接,毫无间断,但只要信真愿切心口合一,往生亦决定可期。就怕我们成了个挂名的净土念佛人,让短暂的一生在不知不觉中虚度,也让殊胜的解脱因缘变成昙花一现,入宝山空手回,来世还作生死凡夫,这样的结局将多么令人扼腕啊!所以,当提起这万德洪名时,切莫轻忽草率,阿弥陀佛已将极乐的大门敞开,要不要专心趋入,就全看我们自己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