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生网 网站首页 修行知识 查看内容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2019-1-1 19: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44| 评论: 0|原作者: 海涛法师

摘要: 慈悲 慈悲法语智慧波流 ◎慈怜众生的思想,确实是一种有利的社会动向。 ◎宗教实践的基本原理就是慈悲。 ◎慈悲就是纯粹化了的爱。 ◎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连有过失的人都要怜悯。 ◎我是万人之友,万人的伙伴, ...

慈悲


慈悲法语智慧波流


◎慈怜众生的思想,确实是一种有利的社会动向。


◎宗教实践的基本原理就是慈悲。


◎慈悲就是纯粹化了的爱。


◎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连有过失的人都要怜悯。


◎我是万人之友,万人的伙伴,一切众生的同情者。


我修慈心,常以无伤害为乐之本。


以慈心接待弱者、强者、一切众生。


(众生:A.众人共生之义。B.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C.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


◎时刻清醒自己的头脑,从自我‘我’幻梦中解脱出来,


在‘无我’的思想指导之下,观察整个世界,


从而能探索整个世界,进而与世界合为一体。


◎拥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圆满真正力量─慈悲。


◎只有对自己慈悲的人才会成就悲智双运,


只有对众生慈悲的人才真正拥有智慧。


(悲智: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


◎什么是慈悲?就是只作善事。


让自己作尽一切善事就是‘自度’;


感召众生作尽一切善事就是‘度人’。


(度: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度。)


慈悲


◎慈悲是佛教实践上的中心德目。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释尊出家,从事于沉思真理的修行,


乃是由于‘对众生的慈悲心’。


◎宗教的真理何在?慈善是一切宗教都说的事。而且是一种义务!


◎‘法’就是一切有情的悲愍。


◎当别人受苦时,善人的心发生战栗。


◎‘慈’是‘带给众生利益与安乐的愿望。’


‘悲’是‘除去众生不利益与苦的愿望。’


◎慈比为父爱,悲比为母爱。


◎‘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


‘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法华经〉


◎依缘起的道理,观看有情众生受苦而起同情时,就是‘悲’,


决心拔除其苦时就是‘慈’。慈好比折伏。


◎‘唯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愿以大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 轮。’


◎佛教强调要像母亲爱子女一样,


不惜自己的身命,去爱万人,去爱一切众生。


◎富于财宝的修行者--广修慈、悲、善、舍四无量心。


◎袈裟是‘大慈大悲衣’!


◎嗔恨之火燃烧著人类世界,唯有慈爱才能给予冷静和安抚;


慈爱为第一善德。


◎慈悲是一种感受、一种力量,除了帮助别人外更能包容别人,


不要看不起别人,所以不要轻率批判别人。


◎‘我现在想做的就是把我对你的爱扩展到每一个众生。我想,拯救人类才是最高尚的正道。’


◎‘战胜了自我情感的人确实是慈祥可爱。他们对万事万物无贪无嗔,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这就是我与众不同之处。’


◎实践对别人产生共鸣的温暖心情。


慈悲——人类幸福的基础


◎真正的慈悲必须基于尊敬他人,尊敬众生,而且了解到别人(众生)和你一样都有离苦得乐的权利。


◎所有的冲突与矛盾都是因我们的智力所带来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产生的。


◎在地球上所有不同的物种中,人类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我们如何学习建设性地使用我们的能力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我们自己,我们的本性,之后,如果我们有决心,就会真有转变人心的可能。


◎个人是关键!如果个人能变得善良和平,这马上就会带给他的家庭(团体、社区)一种正面的气氛。当父母是好心安详的人,一般而言,他们的小孩也会发展出那种态度和行为。


◎许多人只关心他们的外在环境而忽略内在心态。我们更注意我们的内在品质。精神平和需要许多重要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性的慈悲与情义--一种关怀的感觉。


◎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认识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样有快乐的权利,因此连你的敌人也是和你一样是个追求快乐的人,而且和你一样有权利快乐。在这个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关怀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谓的‘慈悲’,它遍及每个人,不管那个人对你的态度是敌对的或是友善的。


◎慈悲--一种关怀的责任感。当我们产生这种动机后,我们的自信就会自动增加,而成为决心的基础。这种乐观和下定决心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慈悲也会带给我们一种内在的力量。一旦它发展了,就会自然地打开内在的心门,经由此门很容易我们就可以心对心与其他人甚至其他众生沟通。


◎不管别人的反应是正面的或负面的,我们首先必须创造友善的基础。


◎基本上我们应该开放地接近别人,把每个人当成像我们一样的另一个人类。


◎慈悲自然就会创造一种正面的气氛,结果会使你觉得平和与满足。只要是一个慈悲的人所在之处,那里就会有一种快乐的气氛。甚至连狗和小鸟都很容易亲近那个人。


◎如果你要有真正的朋友,首先你必须在你身旁创造一种正面的气氛。


◎你如何能让人们面露微笑?也许如果你有权力或金钱,有些人可能会给你做作的微笑,但真正的微笑只会从慈悲而来。


◎在受孕时及胎儿期,对我们的发展成长而言,母亲的慈悲平和心态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是个生命的开端!甚至受孕时父母的心灵状态也是重要的。


◎母奶来自于关爱之情,经过吸奶的过程,母亲和小孩之间产生了亲近感。在教堂里,看到圣母玛丽亚抱著圣婴耶稣时,那就是爱及关怀之情的象征。


无嗔的慈悲


◎今日的世界缺乏的是慈悲心。


◎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人应该了解如何修持无我的慈悲以寻求自我解脱。


◎自杀可以杀身,而自私却会阻杀精神上的开展。


◎慈悲在佛教中不是情绪的,也不是自私的。慈悲是根除贪嗔痴、嫉妒、残忍以后的净化心灵所辐射出来的。


◎依佛陀者,慈悲是保持心净和清除精神染污的最有效方法。


◎慈悲经中说:‘正如母亲在她身命危险中保护她唯一的孩子。我们就是以类似的爱心去培养无边同情对待一切众生,我们要把这种无边慈爱的思想普及于世间,乃至上、下横遍十方无有障碍、无有嗔恨、无有敌意。’


◎佛陀的忠告是‘我们愉快地生活,不去恨那些恨我们的人,即使有人在恨我们,我们也不去恨他们。让我们没有烦闷地愉快生活,让我们没有贪婪地愉快生活,在贪欲人海中,让我们没有贪欲地生活。’ (法句经)


◎佛陀永远是转恶为善,转恨为爱;他是慈悲的完满化身。佛陀说;‘假使有人愚笨地对我做了错事,我将回答他以无限的爱,他愈做恶,我愈做善,我永远地放出净善的芳香。’这种慈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爱心。


◎物质的获得本身,不能带来永恒的快乐与和平。和平必须先奠基于人的内心,才能带给他人和平乃至扩大到世界。


◎现今人们大都仅仅在讨论宗教,而无兴趣修持宗教;假使基督徒根据新约福音里的登山宝训生活,假使佛教徒依八正道行为,假使回教徒真正相信他们先知的教诲,假使道教徒的生活按照他们的道德圣者教言,这世界将会是处处和平、和谐与幸福。


爱,就要行动 LOVE IN ACTION


◎佛陀的教导告诉我们,有一种爱既不会使我们受苦,也不会使我们所爱的人受苦。这种爱,是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组成。


◎若学会了修行慈悲喜舍的方法,我将知道如何疗愈愤怒、忧郁、悲伤、仇恨、寂寞、不健全执著等疾病。


◎佛陀所形容的爱,是对万物互生关系的深刻理解。


◎‘依见起行’─依‘缘起’的正见,起‘悲悯、无伤害’之正行。


◎‘互摄互入’,‘同体共生’,‘息息相关’。


◎见解─‘生灭相续’,‘自他融合’。行动─‘净心第一’,‘利他为上’。


◎没有爱,生命将无可能存在;没有爱,生命将会是痛苦,生命将会是一种惩罚。我们必须学会爱的技术。我们也需要互相支持,以建立一个有爱的家庭、单位、社区。世界是好是坏,全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以及我们爱的方式。


◎非暴力的本质便是爱,是出于爱和无私的意愿。非暴力行动生于对苦难的觉醒,并由爱孕育,是对抗逆境的最好方法。


◎爱与奉献的修行,是祈求净化心灵,团结意志,并激起他人的觉醒与慈悲。


◎任何追求和平的行动都需要有人表现勇气,向暴力挑战,激发爱心。爱与牺牲总会引起连锁反应。


◎燃香点戒疤,不是破坏而是创造,更是表现勇气、决心与真挚。


◎以爱来奋斗,那就是我们对全体人类的真正贡献。


◎我们是为爱和宽恕而生而死,而不是为了更多的仇恨和毁灭。


◎爱,带给我们能力,使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爱的人看不到的事。


◎言语中只有原谅,只有希望,只有喜悦。


◎怀著爱和信心,发出心灵最深的敬意。


◎真正的领袖,不只是需要长枪巨炮,还须要道德力量,


基本的要件是心怀非暴力和慈悲的精神。


◎如果自己的心灵没有足够的和平,


那也没有办法把和平带到他人的心灵。


◎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一起观照我们集体意识中的战争本性。


战争,存在我们的灵魂里。


◎我们需要在自己身上灌溉和平、喜悦、快乐的种子。


◎年轻人跟我说,父母亲给他们的礼物,最珍贵的便是父母亲自己的快乐。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感到快乐,孩子的意识就会收到快乐种子,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也会知道如何让别人快乐。反之,便是战争的根源。如果孩子不快乐,他们就会寻找和战争一模一样的东西,像是酒精、毒品、赌博,某些电视、电影节目,以及其它暴力的‘文化产物’。


情、爱与智悲


◎佛教中理想中的情感就是慈悲。


◎慈悲,是对所有一切众生平等,并没有特殊关爱的对象,而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也包含对一切有生命体的关怀。


◎一般的感情以自我为中心,有条件、有亲疏厚薄、有彼此和交往深浅层次的分别,其中又有亲情、爱情、友情及道情的类别。


◎佛法所要传达的就是如何教导众生从个人有我的情爱,逐渐进入无我平等的慈悲。


◎情,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与存在,宛如是润滑剂,使人活得更有意义。但是情爱的执著之所以会造成烦恼,主要是因为其中只有感性,而缺乏了理性,表现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


◎佛教徒的感情生活,最好是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理性。


◎婚姻建立的考量,主要是彼此的情投意合,不应该是宗教信仰。佛教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自由的宗教。


◎夫妻伦常与清净修行会不会抵触?不会!佛教虽然提倡解脱道的修行,但更重视自度度人的人间菩萨道。


◎人的情绪是感性中带有理性的成分,理性中有感性的功能,以佛法来说,这就是智慧和慈悲的配合。


◎福慧双修是要修福而不是享福,修福的人才真正有福,享福的人就变成是‘减’福的人。


◎我们为何会生到这个世界来?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来受报的,包括接受善报和恶报,过去种了因,今生又有了助缘,所以就果报成熟。第二是来报恩的,也就是来还愿的。


◎台湾的学杖教育只是过程性的、实用的、手段的、知识的传承,欠缺对生命方向、目标安顿的学习,长此以往,造成孩子们只有手段性的知识和聪明,却没有对生命观照的智慧。所以我们应多考虑什么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目的’。


◎一般人都是顺向思考,佛法教我们要反向思考,绝境未必就是绝境,坏的未必就是坏的,要转烦恼为菩提。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逆境,逆境是增上的助缘,是成长的助力;所以在遭遇到逆境时应以欢喜心来积极面对处理,对给我们阻碍、打击的人,应心存感激与感恩。


◎如果能练习到身处逆境也可以欢喜面对,心存感恩,那就能转五浊恶世为清凉的净土。


真理与慈悲


◎研究佛法,就是研究自己,研究自己,就是忘却自己,进而将自己与众生合为一体。


◎从认识自我的本质而祛除自我。


◎佛陀--人格发展的极致,最高的人格,生命升华的最高境界。


◎我们大多数的人在财富、奢侈、高级职位和上流社会中找寻幸福。我们把影子当成实质。人必须从内心的幻梦中觉醒,所有世俗的幸福皆是一种幻觉。


◎世间的一切都是持续在流动之中,都是永远在毁坏之中,一切皆无常,我们必须谨慎!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著。


◎要明了因果!实践修行的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要了解生命真正的目的,人必须转向宗教。而且佛教是奋斗者的表现,是人们最伟大的力量,它逐渐领导人去完成自我。它使卑贱者变得崇高;使自私者变得无私;使自大者变得谦逊;使傲慢者变得节制;使贪婪者变得慈悲布施;使残忍者变得善良;使主观者变得客观。


◎三种层次的安乐--下士道(修五戒十善,求来世安乐。居家八法)。中士道(在于自求解脱轮回苦,摆脱业及烦恼的束缚,勤修戒定慧。)上士道(完全舍弃自我爱惜,转而爱惜其他众生,发愿为了利他,成就佛果。行四摄,依三心行六度,以六度圆满三心。)


◎‘整个世界是以心为先导。’心是世界的制造者;工作室就在你的内心。


◎一切幸福都导自善心;所有痛苦都导自恶心。让心回到自己美丽的家。


◎佛陀的一切教法,皆在于降伏内心(修心),转化内心(转念)。做心的领导者。


◎唯有教化的心灵才能拥有快乐健康的举止,言语和想法。


◎菩提心最大的障碍--自我爱惜的心(自私)。


◎为他人的福祉牺牲自我。史怀哲医生说:‘只有知道如何奉献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德蕾莎修女说:‘不管人们怎样,总是要爱他们。’


◎弘一大师说:‘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将自己奉献给众生,愿众生早成佛道。’寂天菩萨说:‘只要那里有苦难,我就在那里降生。’


◎‘爱心’是世界宗教。太多的苦难,需要我们付出善心的爱与慈悲的暖手。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坚持己见,不轻易发怒;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无尽无边无量无条件的爱。


◎人和人相处,应常常借用对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更可去除我执。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是蚊子,我是小鱼、我是蟑螂、我是强奸犯、我是树、我是山、我是河、我是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融入世界、众生。


在行动中实践慈悲


◎守护自己的人,也守护别人的自己。


◎邻居就是自己。


◎强调‘自他融合’、‘自他不二’的思想。


◎慈悲的实践是当自己与他人相对立时,否定自己而向符合他人的方向运作的一种运动。


◎‘你就是全世界’‘我就是你’是自他不二伦理的基础。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经。


◎‘待他人如同自己’是条黄金律。


◎真正的自己唯有从‘与法相契’的行为性实践中去实现。


◎‘有信无爱好比不响的钟!’


◎佛陀的涅槃是爱的顶峰。


◎做一个献身慈悲的佛教家。


◎贤者应觉世间一切皆无实体,应巧心努力,专心于利益世间。


◎唯有先对空的立场有了自觉,慈悲行才会变成是纯粹的。


◎观一切为平等,承认空性,所以绝对慈悲没有对象(无缘大慈)。


◎‘菩萨常不应离大悲及毕竟空。念毕竟空破世间离烦恼示涅槃。而大悲引之令还入善法中,以利益众生。’--龙树菩萨。


◎爱与憎对立,但慈悲却超越了爱憎对立。


◎慈悲观法,对心嗔恚兴奋的人有必要,对贪爱强的人,就不适合。


◎在慈悲与平等的观念下,固定的永续性财产的私有观念,必须舍弃。


◎使得肉食的人们,舍弃对肉味的爱著,愿求法味法食,对一切有情怀起对独子之爱,互相鼓励生出大慈悲。


◎慈悲是唯有人才有的心情。


◎爱语就是看到众生,先发慈爱心,施与爱顾的言语。


有德者当赞,无德者应怜,降伏怨敌,和睦君子,以爱语为根本。当面闻爱语,面喜心乐。当学!爱语有能回天之力。


◎由于助人而受亲爱,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为人所偏爱,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爱有两种。一是染污的爱,就是贪。二是不染污的爱,就是‘信’。


◎‘断臂纵然容易,割爱可是大难’。


◎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组织。


慈悲的力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


◎‘众生被困厄 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真观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以上节自法华经普门品)


◎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要求自己也完成这样的大觉,是为发菩提心。


◎‘悲体戒雷震 慈意妙大云 澍甘露法雨 灭除烦恼焰’


◎‘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大慈悲的法身体,是从持戒而得的。戒,即是慈悲的实践。


‘法身无体,以悲为体,戒者法身所流之教戒也。’


◎佛陀常以甘露喻不生不灭之涅槃妙乐。


◎‘愿将观音甘露水,涤尽娑婆世上尘。’


◎‘细听观音宣法语,已是身心解脱时。’


‘观音圣号恒称念,琉璃世界常现前。’


‘水若澄清月始现,金容佛面现吾心。’


‘一心不退思安养,万善同修念观音。’


◎‘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


般若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大智度论〉


◎菩萨三心─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


菩萨二要─般若与方便。


◎菩萨四重戒─嫉妒、悭贪、嗔恨、我慢。


◎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咸善通达。


◎修行的目的在开显人的智慧与慈悲。


母恩与慈悲


◎慈母十恩:(1)怀胎守护恩(2)临产受苦恩(3)生子忘忧恩(4)咽苦吐甘恩(5)回干就湿恩(6)哺乳养育恩(7)洗濯不净恩(8)远行忆念恩(9)深加体恤恩(10)究竟怜愍恩(父母恩重难报经)


(1)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妆镜惹尘埃。


(2)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3)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开张,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4)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5)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6)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7)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8)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9)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10)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常爱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因果七要义’———菩提心的修习次第———先具有两种观念:(1)作平等想(舍心)(2)成悦意相(喜心)。


依次第:(1)知母(2)念恩(3)念报恩(4)慈心(5)悲心(6)增上意乐(7)菩提心。


◎为了救度众生而发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为成佛资粮,把自已的悲心愿行和众生的痛苦打成一片,发心学菩萨行,求成佛果。这种大信愿的坚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真正的敌人是以自我中心的自私态度———自私的恶魔。


真正的恩人是一切众生———所有的母亲。


◎自我中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关心他人是所有安乐与美德的来源。


◎‘愿生生世世生而为人,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奉献生命。’--印顺导师


智慧


智慧


◎什么是超越各种世界和死亡的最高最深的法?


答:‘空法’是最高、最深的法。


◎佛陀最强调的教法是什么?


答:‘五蕴是空、无我’、‘一切皆无常’、‘一切皆不能视为“我”或“我的“”。


◎佛陀教我们应该相信谁?


答:我们只能相信我们亲自看得清楚的事物--真理。


◎普通人的心和真正的佛教徒有何不同?


答:普通人--唱歌、跳舞、笑——病态。


佛教徒--控制自己、住戒律、灭苦。


◎一般的修行法门是什么?


答:八正道--归纳为戒、定、慧。


◎最快速的法门是什么?


答:‘空’--不执著六根、六尘、六识为‘我’时。


◎‘业’在佛教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能够止息一切的‘业’、息灭贪、嗔、痴,证得涅槃的‘第三种业’--八正道,这是佛陀的不共法。


◎从佛闻法才能灭苦吗?


答:不一定。他们可以透过持续的观照、思惟、研究、观察而踏上正道。‘法’不是佛陀的专利品。不偶像化。


◎如何判别是否为佛说?


答:以‘经’为标竿,以‘律’作比较。


◎佛陀如何形容后世的人?


答:‘耽著于不正当的享乐,贪欲太强倾向邪教。’


◎佛礼敬谁?


答:佛陀礼敬‘法’和神圣高尚的僧团。


生命的智慧


◎人才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他要单独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是他使自己的命运变好或变坏。


◎佛陀说:‘人创造了一切,我们所有的忧愁、危难、不幸,都是我们自己所创造,我们是过去贪、嗔、痴影响累积的结果’。我们把结果带来,也唯有我们有力量克服他们,‘解铃还须系铃人’。


◎一般人的态度,经常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到别人的身上。


◎人必须依凭他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所有的问题和困难,而不是透过诸天鬼神,星宿和算命的媒介。


◎佛陀相信努力工作是幸运的星宿。算命、符咒来自迷信,没有宗教意义。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拒绝符咒的影响。


◎禅坐经行引导内心净化,一个净化的心灵自动地带动纯洁和健康的身体。佛法是使人宽心的镇痛剂,可以驱除疾病。


◎以意志战胜疾病!


◎人一旦死后,意识和心理能力就与身体、骨骸、骨灰脱离了连系。


◎种族自大是宗教和精神进展的很大障碍。


◎人是自己监狱的狱卒,他自己为自己盖了一个监狱。


◎控制冲动是任何文化的首要原则,我们的身心受到性的强大驱诱。要想克服性,这种人身中的大势力,唯有首先立志降服自己的念头力量。只要他能控制性的势力,他将更能控制他整个的行为和情绪。


◎性冲动是人性中最大的动力。


◎真正的佛教徒,决不依靠外在力量求得解脱,他必须拔除内心的激情来寻求内在的愉快!


◎当我们了解到一切现象是无常的,注定是要痛苦的,并且缺乏实在性的,我们就能确信真实的快乐是不能从拥有物质成就中获得,要寻求真正的快乐,唯有透过精神的提升和开展。


◎佛教主要的目的是要达到觉悟和精神的自由;‘觉悟’克服了‘无明’这一生死根源,然而,要克服无明,唯有运用个人的意志力才有效。


◎觉悟是无明的驱散,这是佛陀生命的理想;佛陀特别强调个人的


◎佛教的‘内心科学’立基于‘对实相有透澈而完整的认识,对自我和环境有经过印证的深度了解;换句话说,就是立基于佛陀的完全证语。’


智慧的力量


◎‘除非你在观想中取得进展,否则不要开口。’


◎这是我的整个生活--舍离。这是免于业力相续的唯一途径。


◎‘要怎么做才能停止业力?’


答:感情上的愉悦会导致欲望,欲望便导致贪婪,而贪婪又导致业力。业力导致生,生导致衰老、死亡、悲伤、悲叹、痛苦和失望。


当你意识到欲望只是无明。无明是这条锁链上的第一个环结,这让你缚于生死轮回中。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便是‘舍离’。 即便是逃避苦难的欲望也必须舍离。即使禅修的欲望也必须舍离。只是遵从戒规,这是摆脱自我的关键。


◎没有一种理想的化身,比丘们(修行者)不久就变得松懈。他们需要有个榜样,需要一些能真正教给他们智慧的人,没有这一点,教规将从内部变质。它很难从外部强制实行。


◎‘戒律’就是佛陀(住持、领导者)教法的特性,他知道怎样才能推动这些比丘(常住、同修),使他们能够发展心灵力量。


◎坚守戒律得十种利益:


(1)能令僧团和合、团结(异体同心)。


(2)接引僧众故。


(3)调伏恶人(恶法)故。


(4)可使惭愧者、忏悔者得安乐。


(5)能打消现世的烦恼。


(6)能打消未来的烦恼。


(7)能使不信者信服(生信)。


(8)能令已信者增进(精进)。


(9)能令正法久住故。


(10)能令清净心不失。


◎某些计划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的,这种工作无论需要与否,它都不应该是那些献身于佛法的人所应做的。这不是出家人的事。如果出家人变成政治宣传者和福利工作者,这会使佛法堕落的。我们需要更多清净的精神导师。


◎所有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所有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永不餍足。所有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我的。这就是佛陀所教导的佛法。


◎一个出家人的理想是什么?就是带给村子里的人欢笑!


◎‘我找到了我自己!’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任何恶事是本于以我执为中心的贪、嗔、痴。


◎莲花生在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著慈悲与智慧的光芒。


◎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忏悔包括改过!


◎变化与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痛苦的根源是私欲、占有、控制。


◎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放弃名誉欲、权利欲,尤其是所有欲,而立在绝对无抵抗主义上,为人类谋幸福之事,终是到解脱、涅槃之道,这是佛陀始终所说者。


智慧法雨(一)


◎戒律是佛弟子生活中的防腐剂。‘戒’的意思是清凉,也就是说戒律是帮助人们消降热恼的清凉妙药。故戒律是保护我们身心清新健康的防腐剂。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即是‘四弘誓愿’的实践。


◎心灵的真正归宿,不是来自外在的认同,而是直从心去安顿的;唯有清楚澈见心的本来面目,才是安住于终极归宿。心的本来面目即是空。


◎‘向菩萨学习,把丈夫(太太)、父母、子女每一个人都当成是观世音菩萨。’


◎‘学习倾听!’


◎‘我向自己内心的心魔挑战,我已经战胜了,我的执著已完全舍离!’


能战胜心魔,才是真正的圣人,而战胜敌军却只是凡人。(农夫与国王)


◎智者所从事的是调心调身的工艺。


◎佛说:‘修行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来。’‘保护你们的身心,开启智慧。一切业是从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业则必受苦报,所以要守戒呀!持戒精严则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仪。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 ‘规矩就是戒。’


修行最重要的在于‘守戒调心’,四威仪中--行住坐卧无不是要从守戒开始,修心要‘即刻即是’,时时刻刻当下都是我们修行最佳的时刻。


◎所谓‘一切唯心’,私情从心而起,而觉悟之情也是从心起。佛陀教育就是要我们升华私情、亲情,进而达到‘觉有情’的境界。


清净之情与爱——体念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这就是超越的‘情’。


◎耶舍尊者对拘那罗王子说:‘人生无常,身体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种种的不净,有谁能永远年轻永保俊美?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就像王子这对眼睛,虽然看起来很美,其实,是垢秽不净之物,招灾惹祸之源。’


◎(1)太子对太子妃说:‘人生无常,不要怨不要恨,也无须忧愁,因为怨恨忧愁才是心中的大敌。’


(2)太子希望父王让他保有完整的大爱,不要再伤害他人。


◎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


◎在人间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


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的‘真美’。(王后末利夫人与海神宝珠)


◎佛说:‘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耻,国王跟他夫人的姻缘就是出自一个知“耻”。’


‘一念三千福’、‘廉耻就是清净无污的心’。我们学佛要先学做人,直到‘零缺点’时,才能渐渐达到佛陀的境界。(小国胖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都是在‘贪欲’中造业受苦报,而‘欲’之大患莫过于‘色欲’,色欲害人最深! (雪山仙人进宫)


◎佛陀说--人的眼睛在燃烧、耳朵在燃烧、鼻在燃烧、舌也在燃烧、心也在燃烧;心的欲火在燃烧、嗔火在燃烧、愚痴之火也在燃烧,这一切足以毁掉人的身心世界,大家必须引以为鉴。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起大舍心。’(布施观)


◎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乐。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个要件,人之所以犯戒在于贪爱五欲,贪求五欲就难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业造罪。若想止恶而得到永恒的法善,就要信戒、守戒,脱离五欲啊!’(持地菩萨、魔王、魔女与维摩诘居士)


◎佛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是正道上的导师;是学佛者的指导人。我对弟子们也是尽心尽力地指导他们,至于弟子们是否能用心来听道,是否能力行于“道”的正确方向,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过去迦叶佛的时代,护善与火曼二位朋友。


◎老禅师对小偷说:‘同样的东西,你用偷的有一个贼名;我用送的则对你有一分恩德,所以你要感恩,不要认为这是你的本领,要知道这是人家的恩惠啊!’


◎佛陀对走失小牛的农夫说:‘我这份轻安自在是我们“自断自离”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烦恼是自招的,是自己延续的烦恼。不过你的烦恼只不过是一条牛、一片田地、一个家庭。你可知道,我也有烦恼?我的烦恼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的是普天下的众生心;所拥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我要让牛肥壮、让田地丰饶,要让普天下的众生得以平安。试想,是你的烦恼大?还是我的烦恼大呢?’


‘不过我的烦恼有与无是一样的,因为我容纳于天下!天下容纳于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佛陀对年轻的比丘说:‘年轻人!我只要你守三项规戒,就是守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清净则一切的戒都可以渐渐达成。’


简单就是美,简单就是妙法。


◎鹿自己领会到:‘使我生命受害的竟然是我最得意美丽的角,而能够救我的却是最不起眼的四只脚!可是,现在角已经被攀住了……。’


平常心就是佛法,平常心也是保护自己身心的妙法。


◎佛说:‘修行要努力改掉过去的习气。供养僧众是很难得的好念头。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净、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会有成就,也无法解脱六道尘缘的业网。比丘们!修行要学出“清净平等”之心啊!’(大象与小狗)


智慧法雨(二)


◎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也有心理准备,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的代价。


◎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


◎何谓生与死:生与死的奥秘其实很简单,心灵与肉体的集合--俗称五蕴--称为生。五蕴的存在称作生命。五蕴的消散称为死。而重新组合五蕴则称为重生。如此反覆循环,周而复始,直到我们达到涅槃的极乐世界。


对佛教徒而言,死亡不过是短暂存在的暂时结果,并非所谓‘生命’的结束。


◎一旦了解生命的本质,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事物的短暂性,并寻求自由之钥。


◎我们必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


◎要发挥强烈的人类爱,与众生界共苦,与所有生命界同悟。


◎既然人生永远离不开爱的束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得到解脱?


第一种是将‘爱’心转为‘慈悲’心。在本质上爱是以自己为对象,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去爱人,结果必遭叛离而生憎是必然的。所以应使‘爱’心重生在一个慈悲的世界里。第二种就是要做到‘爱而不爱,憎而不憎’的理境。在此之前,尚必须经过一种‘不爱任何特定之人,只爱所有一切众生’的阶段,因此‘法句经’才说:‘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


◎‘过去勿追,未来勿愿!’


◎以佛的本愿作为自己的心愿而住世的人,叫做菩萨。


◎‘愿一切众生,俱幸福安乐,俱平安和乐!’这是释尊的心愿。譬如‘眼睛所见,及所不见;住在远处或在近处;已经诞生将欲诞生;一切众生,俱享幸福。’以及‘生此世者,无一人祈幸福如我。’这些其实都是支配这个法界的佛陀(永恒的代表)的意志,愿望和誓言。我们现代人必须深切的体认,唯有佛陀的本愿才是人类本然的存在。


◎佛教以超越此世为目的,所以完全就是站在‘出世间’的立场来观察事物。


◎‘菩萨胜慧者,乃至尽生死。恒成众生利,不趣住涅槃!’菩萨永远只为众生的安全、幸福著想,自己绝不先去享受涅槃之乐。本偈的旨趣是教人从现实之中去发现真实,从人的存在中去发现佛的‘智慧之道’。


◎佛言: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谗人。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出曜经)


◎道人知是者;因弃淫欲之心,弃嗔怒之心,弃愚痴之人,拔恩爱之本;断其枝条,截其根茎,不复生滋,是名无为。(蓱沙王五愿经)


开智慧


◎诵经有诵经的因缘,诵经要想解入,有其因缘。清净心为因,广学多闻为缘。清净心是智慧种,一念不生般若生,以戒定的功德生智慧。生死烦恼要以戒捉,以定缚,以慧杀,这样才能了生死。


◎有三种缘,障智慧,第一个就是不持戒,第二个喜攀缘,第三个好愦闹。


◎持戒律,就可熄你的攀缘心,持戒律,就可熄你的五欲五盖。


◎有因有缘智慧生。清净心为因(体),广学多闻为缘。广学多闻依附于清净心,否则,背道而驰。


◎智是分别一切法,慧是不作分别想。拿《心经》讲,色就是智,空就是慧,此即智慧。


◎清净心怎么得到呢?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


◎什么是佛法?没有贪嗔痴是佛法,有贪嗔痴是外道。贪嗔痴是因缘生,因缘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空,空就是慧。


◎海里有千重浪,浪有起伏,那是智;可是浪都是水,水性湿,没有起伏,那是慧。僧肇大师讲‘江河竞注而不流’,阿姜查说:‘静止的流水’。


慧是佛的法身,智是佛的报化身。


◎如何启发智慧?不著一切相。眼看色不著相,耳听声不著相等等。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著相造十种恶业。生气是著相,不开智慧。


◎如何开智慧?修众生忍。修众生忍可以增加福报,福报增加可以开智慧。


◎古德读经,先烧一炉檀香,好像对佛菩萨一样,不敢丝毫大意,心不狂驰,然后读经。所以叫‘焚香夜读’。最好看经时,先合掌默念佛号,心确实清净下来以后再看。


◎何谓众生忍?对一切众生要原谅,要慈悲,打我骂我的众生都要原谅他,甚而言之,杀我的众生也要原谅他。


◎闻思修慧者,何也?闻慧者:闻得之法,心常爱乐,不厌倦也。思慧者: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思念观察,无常也,苦也,空也,无我也,知念念生灭,不久败灭;厌离之,趣佛智慧也。修慧者:谓实离欲不善法,渐次趣入证道也。’《发菩提心论》


◎‘成佛是完成人性和佛性’,佛性即是清净圆满的觉性。佛性的完成,必须具足智慧力、慈悲力、精进力。佛的智慧力,彻底觉悟了真理,达到圆满的无上智成等正觉。佛的慈悲力,广度一切众生,发挥利他的德行。佛的精进力,勇猛精勤,不畏艰难困苦,久历生死修行而成佛。


◎佛陀是人,由人修行而成佛,完成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又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性,他是一位完人,一位圣者。


◎打坐可开智慧吗?可以?也不可以。打坐,身子不动了,如果你心也不动,开智慧;如果打坐心还动,不开智慧。


慧眼慈心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他身滋养你身,心上如何忍得。


◎‘显发慈悲,即见如来。’


◎‘众生身心上的苦,即是菩萨心中的悲。’


◎‘慈悲是我的宗教,身心是我的道场。’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傲,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


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


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


人生最大的疾病是烦恼,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智慧。


◎记取教训比仇恨重要。


如没有大浪的冲击,那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人生的驾驭者。


◎西方哲人尼采曾言:‘人应该常以敌人为傲。’敌人可以让我们成长。


◎〈菩萨行愿文〉:‘虽然众生变成恶仇怨敌、骂我、害我,但这都是菩萨的大慈悲,为的是要消灭我无量劫来,我见、偏执所造成的自我罪业。’


◎忍辱波罗密是当下避免再造新殃与冲突的最佳良方。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与慈悲,


成功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天下平。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对于事后能把消极的仇恨抱怨转化为积极的检讨自省,学习宽恕与包容,化逆境的绊脚石为快乐成功人生的踏脚石!


◎菩萨的性格特征在于慈悲,所以不畏惧众生的难度与佛道的长远。菩萨的思想特色在于般若智慧,所以泯除对于世间种种对立现象的执著,而达无分别智,认为宇宙与我一如,众生与我同体。


菩萨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首先要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能精进不断的饶益众生。〈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以念诵忏悔培养宗教情操,安立于闻思经教慧学中,不求速成,以待时节因缘。’---印顺导师


◎‘宁作三界法王,不做转轮圣王。’佛陀以‘大慈悲力’、‘大精进力’能破一切魔军。我们要天天降魔,时时降魔!


◎人可以凭著他的意志、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悲智双运


悲智双运


◎唯有爱心才能对治嗔恚;唯有慧剑才能斩断无明;唯有慈爱才能克服仇恨。愿一切众生,永远安乐。


◎佛陀始终强调悲智双运,好头脑与好心肠应携手合作。


◎佛是身、语、意悉得清净的人。佛之心,法身或真身,可视为佛。佛之语或内在活力,可视为法或教义。佛之身,可视为僧或修道团体。


◎从敌人那里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忍辱。当你面对敌人的行动时,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内在力量。从此看来,即便是敌人,也是教你心的力量、勇气和决心的老师。


◎烦恼之起,是因把本无之善恶,强加于对象之上。我们是在画蛇添足,结果引来烦恼。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不妄加增添,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佛法不主张有一异于身心,与身心完全分离之‘我’。是故,佛法不主张有一永恒、单一独立之‘我’。


◎一切无常物─一切有为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故名‘缘起’。缘起的法义之(1)是:一切现象皆依其各部组合而得名或出生。缘起法义之(2)是:现象的存在有名无实。现象并非客观独立的存在,而是依主观的认定而有。


◎精细五蕴终将转化为五如来─色蕴的净化之相名大日如来;受蕴的净化之相名宝生如来;想蕴之净化之相名阿弥陀如来;行蕴的净化之相名不空成就如来;识蕴之净化之相名阿闪如来。转成佛心者是此心,非外来之心。换言之,佛性天生,非来于外。


◎智慧必须有爱护他人、慈悲他人的动机为伴,以使智慧能用来利益他人。


如是,方便与智慧乃合而为一。未掺杂妄想之爱,是非常合理与明智的。


◎不含情绪而含对究极实相之证悟的慈悲,甚至能广及敌人,而且在对待敌人时,此种爱心甚至会更强。


◎修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大乘法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净化。


◎菩萨的大悲心,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关系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牺牲自己,利济他人。


◎众生常情,爱其所亲,恶其所憎;菩萨得深心故,怨亲平等,视之无二。等心者,四无量心是。


◎僧宝是根据‘缘起法则’,拒绝自以为是的自我疏离与断绝心态的生活。互相确认自己是命运共同体的一环,努力与他人融合无间,以成为构成世界和平一份子为指标。


智慧·慈悲


◎佛陀说:‘了解苦的性质;断除苦的原因;证得苦的熄灭;修持真实的道。’根据龙树菩萨的中道教法,‘苦谛’:苦来自生死轮回,轮回则是无明所引生的业报。‘集谛’:业和无明是苦的真实原因。‘灭谛’:业和无明的完全消失。‘道谛’:证得灭谛的道。


◎大乘行者旨在证得究竟涅槃:成佛。成佛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著一切众生。大乘要发菩提心,悲智双运。


◎为了证得涅槃,必须修持四圣谛。小乘只求自己证入涅槃,行者必须生起出离心,勤修戒定慧,以清除无明和无明的因,最后证得涅槃。


◎恶业是苦因。恶业来自无明,无明则是未调伏的心之产物。所以,心必须用修行加以调伏和控制,才能停止恶念的流动。观心可以止息恶念和妄想。


◎佛像是最合适的所缘境,能产生强大的念力,减少妄念。


◎修行必须修心。修行的圆满,不仅靠表面的改变,如出家或诵经。如果心态正确,一切行动和语言都可以是修行。


◎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真诚发心出离世间法,可以带来大喜悦。


◎‘不修心,即使山中闭关,也只是造地狱因。’


◎绕塔?读经?打坐?‘把你的心,从世界转到修行。’


◎佛教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学。


◎修心至充满慈悲,置心于不变之境。


◎我的心不为外物所动,粗野的话不该从我口中溜出,同情和怜悯使慈悲观念永远留存在心中,不令忿怒和憎恨心生起。


◎一切语言,有(1)合乎时机和不合时机的言语;(2)合乎事实和不合事实的言语;(3)温柔和粗野的言语;(4)有益的和无益的言语;(5)慈祥和憎忿的言语等五对。


◎《杂阿含经·四九六经》:为解除人性的‘见诤’与‘欲诤’的五种团体(人际)互动的原则(说话五法要)———(1)选择对话的适当时机;(2)如实的对话;(3)言语柔软;(4)对话内容有助于烦恼的止息;(5)关怀悲悯对方,不起情绪。


◎凭主观说话的人,永远是语言的奴隶。


持正念做人的人,决定为佛法的种子。


◎最有力的手与嘴:财舍得快、法说净意,不悭不误堪摄众。


最有德的行与愿:智不著恃,悲能献身,不恋不畏决效佛。


慈悲与智慧(一)


◎学佛就是打开心中的门。‘窗户打开,阳光进来。’


◎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人生就是不断地付出。


◎佛教的修持即是生活的实践;如何运用佛的智慧与慈悲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生活。


◎健康、道德、愉快、慈悲也是可以传染的!


◎法句经:‘愉快是诸佛的起源。’


◎真正的宗教意义和目的是——内心的觉悟、净化和慈悲的开展--佛法的根本意趣在于解脱与菩提--智慧与慈悲。


◎宗教应该生活在‘此时此地’,而不应是一个人对他的生命和下一个世界的梦--活在当下。--人间佛教--佛在人间。


◎佛教是引导人往内看——去寻找隐藏于个人内在的潜力。而不是导向不可知的外力。——是向内完成,而不是向外获得。


◎佛教是一个完全尽力竭力实际生活和彻底思想的内在自我文化。


◎内随愿、外随缘,才能自在随愿。


◎‘一念心觉即是佛,一念心迷即是凡夫。’


◎欢喜是净土,烦恼是火宅。


◎我们所有的世界是在我们内心;世界是以心为主导,而心必须要适当的训练与净化。


◎从认识自我的本质到除去自我。觉悟的完成要透过放下外缘。


◎唯有人,才是现实生命的创造者和自己命运的设计者,这正是佛教的特性。


◎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灵的进展。


◎内心的轻安是由于割舍与不执著。


◎正确的出世观,是必然的配合著世间的净化。--印顺导师


◎思想和平工作者的三大信条--‘质直无谄曲’、‘诚实不虚诳’、‘柔和不粗犷’;另‘重真理’、‘重世间’。


◎‘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


◎涅槃经说:‘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快乐因调伏自心而有;心不调伏,乐不可得。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六祖坛经


◎人脑必须用善心予以平衡 --慈悲为本的人间菩萨行。


◎‘世人皆从智慧成其道德’、‘一心念道、爱欲自灭’。--那先比丘经


慈悲与智慧(二)


◎依见起行。‘见’--缘起见(空性),‘行’--无害行(慈悲心)。


◎在法性的本质与缘起现象的自在掌握,把握到菩萨行者安住在菩提心,宇宙责任与佛法的体性上,扮演在缘起上做为菩萨、人类、僧侣、中国人的现象,同时也以思惟行动实践了回报佛恩、父母恩、众生恩与国土恩。


◎佛陀是涅槃人格化的具体内容,为所有发自宗教情感者所倾述向往的目标。


◎‘欲为苦之因,欲止则苦除’,对于一切皆苦的洞察,随著心灵的成长而增进。


◎提倡教育,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建百佛塔,不如活一人’,‘提升人品’比筹措经费重要多了!


◎热诚的心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可以不需要寺庙、教堂。


◎生命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有坦然面对自己生命不足的态度。


◎作一个行事思惟合于人道主义的菩萨行者!


◎大智度论:‘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


◎没有给予的人,生命就会退化。


◎想要成功的人,要跟成功的人在一起,要做成功的人做的事!


◎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我是谁?我--正在做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能怎么样?


◎禅不只是学佛之人的修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习惯。所谓诚于中而行于外,禅不只是表面的功夫,更是内心世界的自省与修正。‘必须自我肯定、自我提升、方能臻于自我消融的境界。’


◎听经三条件:(1)专心一意的谛听。(2)善巧思惟的善思。(3)明记不忘的善念--闻、思、修三慧。


◎‘端坐闻法如渴欲,一心入于语义中。’--龙树菩萨


◎治疗疾病在于自觉自疗。


◎学佛的切要行解:理解是‘生灭相续’与‘自他增上’;修行是‘净心第一’与‘利他为先’。--印顺导师


◎爱语者,佛说法以四悉檀而为宗旨——悉檀:遍布施一切众生。初,顺世间所喜法而说之(世界悉檀);次,就各人之所宜而说之(各各为人悉檀)。次,就对治其烦恼而说之(对治悉檀);后,则可说第一义而使超出(第一义悉檀)。


◎幸福之道并不是忍耐,而是顺其自然。


◎牟尼永远控制自己,保护众生。


◎‘我要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并且得乐及乐因。’


慈悲与智慧(三)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为真现实。’--太虚大师


◎佛教中说两种爱:一是饿鬼爱,也就是欲爱;一是菩萨爱,也就是法爱。以爱一切众生的心,来救度一切众生,护持一切众生,这份力量叫做‘法爱’。爱是人生最幸福的,是菩萨道的基础。


◎菩萨是放长情、扩大爱,所以说菩萨叫做‘觉有情’。


◎我们要实行人间的佛法,就必须身体力行的去净化人间。


◎法华经云:‘佛口所生子’。--清净法性身--善心爱念。


◎除私爱成大爱。‘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


◎菩萨永不寂寞。


◎布施爱心,把慈悲供养别人。


◎佛陀说:‘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爱心能消共业。


◎八种福田--佛、法、僧、父母、师长、弟子,诸根不具,百种苦困。看病的爱。佛陀说:‘看病的功德为第一。’梵网经菩萨戒本:‘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


◎在静思中,深刻的体悟佛陀的智慧,凝聚成慈悲的法爱,活用于生活之中,创造和谐,圆满的人生!--证严法师


◎‘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


◎为了救渡众生而发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为成佛的资粮,把自己的悲心愿行和众生的痛苦打成一片,发心学菩萨行,求成佛果。这种大信愿的坚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印顺导师


◎以修慧为眼目,以修福为手足。


(1)勤于照顾周遭众生的苦难是大福德长者。


(2)善于处理你我及他的问题是真智慧菩萨。--圣严法师


◎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佛陀的精神。


◎面目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内无嗔无价宝。


◎修行的两大原则--(1)简单动作重覆来作;(2)凡事正面去思考。


◎菩萨五种相:(1)怜愍相;(2)爱语相;(3)勇健相;(4)开手相;(5)释义相。


◎‘只要空间存在,只要众生的痛苦存在,我就会继续来渡化&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