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搜索
查看: 4510|回复: 0

[戒色] 附录:三、由中医五行理论概谈淫欲之利害 2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1-8-3 19:12:49 |阅读模式
3.1、肾中精气与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关系

  ┏━━━━┯━━┯━━━┯━━━━━━━━━━━━━━┯━━━━━┓

  ┃肾中精气│年龄│天癸 │ 生长表现 │ 生殖机能 ┃

  ┠————┼—--┼———┼——————————————┼—————┨

  ┃逐渐充盛│幼年│未至 │发长齿更,骨骼生长,身体增高│ 无 ┃

  ┠————┼——┼———┼——————————————┼—————┨

  ┃比较充盛│青年│已至 │发育成熟,生出智齿,骨骼长成│ 已 有 ┃

  ┠————┼——┼———┼——————————————┼—————┨

  ┃ 充 盛│壮年│ 有 │ 身体盛壮,精力充沛。 │ 正常 ┃

  ┠————┼——┼———┼——————————————┼—————┨

  ┃ 衰 少 │老年│枯竭 │ 发脱齿落,形体衰老。 │ 丧失 ┃

  ┠————┼——┼———┼——————————————┼—————┨

  ┃ │ │ │ │ ┃

  ┗━━━━┷━━┷━━━┷━━━━━━━━━━━━━━┷━━━━━┛

  肾中精气是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基础;肾中精气与天癸及生殖的关系:肾中精气产生天癸,天癸主生殖。

  3.2、肾中精气与生髓、化血的关系

  髓有脊髓、脑髓、骨髓之分。这三者均由肾精所化成。脊髓上通与脑,精成而脑髓生。所以,肾精充足,则脑髓充满;肾精不足,则可产生脑髓空虚的病变。

  血的生成,除来源于水谷之精外,与肾精也有关,即肾精能化为血。从图中关系可知,肾与髓、脑、血、骨、齿、发等组织的关系,都是以肾精为其物质基础的。

  饮食物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包括营气与津液),转输至心肺,经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即心火的化赤,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而变化成红色的液态物质,入于脉中,即为血液。

  化

  ———————————————————→

  │ 生 化 │

  肾精 ————————→髓————————→ 血

  │ 归于 化 │

  ————————→肝 ————————→

  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来源,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成血液的水谷精微,包括营气和津液,故有“营气化血”、“津液化血”之说。肾精化血的机理,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肾藏精,精与血可以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肾藏精,肝藏血,肝肾精血可以互化,即为肝肾“精血同源”。此外,肾阳的温煦,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奉心化赤为血。(《不净观》净明编著,大千出版社印行,第一章九六页有彩色图片——精于第十二天后渐渐变为血水。)

  4、肾与身体其它器官的关系

  4.1、肾与肝

  肝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其主要体现在:

  一、肝肾精血互相化生。肝脏血,肾藏精,精与血之间相互滋生和转化——肝脏血能滋肾化精,肾藏精能养肝化血。肾精的充盛有赖于肝血的滋生;肝血的化生亦有赖于肾精的作用。所以说,精能生血,称之为肝肾“精血同源”。

  二、肝之阴阳与肾之阴阳息息相关,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维持肝肾阴阳的充盛与平衡。

  三、疏泄与封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既相反又相成,从而使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

  4.2、肾与脾

  肾与脾的关系,体现在脾的运化与肾精、肾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脾主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充养肾精;而肾阳温煦以助脾运,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得到肾阳的温煦才能健运。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负责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须有肾阳的温煦;肾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须赖脾气的制约。脾肾

  相互协同,相互为用,以保证人体水液的代谢正常。

  4.3、肾与骨

  骨,骨骼,是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与筋肉连结进行运动的功能。肾主骨,是说骨骼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发挥,依赖肾精的充养。即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因此,肾精充足,则骨骼坚韧,不易折断,肢体活动有力。若肾精不足,则骨骼生长发育不良,骨质脆弱,容易骨折。

  藏 生 充养

  肾 —→ 精 —→ 骨髓 —→ 骨

  生理意义:骨骼坚韧有力,不易骨折病理意义:骨质脆弱,易于骨折;小儿骨骼生长发育不良。

  4.4、肾与二阴

  二阴,即前阴与后阴。前阴是外生殖器与尿道口的总称,与生殖和排尿功能有关。后阴是指肛门,与排便功能有关。

  A 肾藏精气;肾主生殖;肾主水。

  生理意义:1) 精气充足→生殖机能正常;

  2) 肾气化正常→尿液生成、排泄正常病理意义:1)肾精亏损→生殖机能减退,如: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2)肾气化失常→小便异常,如:尿频、尿失禁、遗尿、尿闭

  B 肾阴肾阳

  生理意义:肾阴肾阳充足,滋润、温煦肠腑→大便排泄正常。

  病理意义: 1)肾阴不足→ 肠液干枯→ 大便干结

  2) 肾阳虚弱→ 脾肠虚弱→ 泄泻

  肾与前阴的关系,可联系肾主生殖、主水的功能来理解。肾主生殖,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天癸,天癸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若肾中精气亏损,则可产生前阴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不全或减退的病变。肾主水,肾的气化作用完成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若肾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则可产生尿频、尿失禁、遗尿、尿闭等病变。

  肾与后阴的关系,主要是说肾阴肾阳能影响到大便的排泄。肾阴肾阳为其它脏腑阴阳之根本,亦可影响到肠腑的滋润和温煦。如肾阴不足,肠液枯涸,则大便秘结;肾阳虚弱,可致腹泻。

  4.5、肾与耳

  耳主听觉。肾与耳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是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精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可出现听觉减退的病变。

  肾精

  生理意义:肾精充足,髓海充满→耳目聪慧、听觉灵敏。

  病理意义: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4.6、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机能上,主要体现在同主小便方面。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浊者下降于膀胱而成为尿,由膀胱贮存和排泄;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又依赖于肾的固摄与气化作用,使其开合有度。因此,肾与膀胱相互依存,相互协同,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和排泄。
回复

使用道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站内搜索|论坛|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护持网站|关于本站|度生网

GMT+8, 2025-10-21 05:50 , Processed in 0.0569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